Claude Code 半月使用体验
最近对于Claude Code(以下简称 cc)的依赖越来越强,甚至有点到了没有它就没办法写代码的感觉。 一方面是感慨 AI 在编程方面的发展是真的快,可能也是因为编程是目前 LLM 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这样下去程序员岂不是自断出路?是不是以后不需要程序员了?
于是我与 ChatGPT、Gemini 等进行了类似的探讨,他们目前给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理由大致是:虽然 AI 能完成编码工作,但是对于项目的架构问题、细节问题把握的并不好,仍然需要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进行整体架构分析或者对于具体细节的修改。 更不要说无论如何,总是需要一个“人”来使用 AI 进行编程。
我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理解,首先肯定需要一个人来进行操作这是必然的,即使将来 AI 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仍然是需要一些人来进行监督的。那可能会有人说“一定会有很多程序员失业”,我想这是必然的,首先被淘汰的应该是那些不愿意使用 AI 的技术人员。 其次是一些入门、初级程序员,因为他们的工作完全可以被 AI 取代而且更便宜。所以 GPT 等给出的建议也包含了积极学习、使用 AI 来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学习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工程化等等),还有就是架构能力。 基础的知识重要性可能会越来越高,因为 AI 目前的编码并不能完全保证“最优”,甚至有时候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办法纠错,只能靠运行结果来判断,那一定是错误的,就好像黑箱测试,你无法了解内部细节,就无法判断当机器给出看似正确的结果时,到底是真的正确还是巧合?
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因为 AI 使得做一款应用的难度极大的降低,所以有想法的人可以飞快的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是独立开发创业极好的机会。 过去当你有任何奇妙的点子或者想法,从想法到落地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心血,涉及到自己知识盲区的部分还需要找人或者付费外包(程序员很难产品、设计、编码三者兼通),但是现在不会了,因为各种生成式 AI 的存在,任何一个程序员都应该有能力在一天内完成一个 MVP 的开发,用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只是逻辑上的行得通,事实上还会有更多的困难,不过我想表达的是对比几年前的情况,未来这条路只会越走越顺畅。
技能的获取从未如此简单,这里我并没有使用“知识”,是因为我认为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我用 AI 完成了某个功能,但我自己并不一定完全了解原理,所以我更觉得这是某个技能(类似通过看抖音视频学会了如何换电灯泡、插座)。
不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想法到落地的这个过程被极大的缩短,成本也在极大的降低,应该努力发挥自己除了编码的能力,也许是一个兴趣爱好,也许是一次偶然的观察,总之,把这个灵光一闪结合AI 实现出来,获取一定的用户,靠这个养活自己,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最近几年的就业市场看上去真是疯狂,我也经历了裁员,身边的朋友也陆陆续续经历了类似的事情,不光是计算机行业,别的行业听说也是一样。工资不涨反降,物价却在慢慢上涨,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如果辩证的来看待这个事情,一些“新的事物”正在酝酿发展中也说不定。
最后再推一下这个 CC 直连服务,好用的很链接